缠斗多年,加多宝和王老吉“恩怨”始终未画下句号。10月10日,加多宝集团发布关于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的声明,声称拥有王老吉海外商标所有权。
随后,王老吉在官方渠道发布简短回应:“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谢谢!”这句火药味十足的回应,瞬间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商标之争
这场商标之争的最新回合始于9月30日。当时,王老吉和加多宝围绕海外商标归属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攻防战。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率先发布声明,直指加多宝属于恶意抢注海外商标。
加多宝集团在声明中表示,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从王老吉后人手中获得了凉茶秘方及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并在2000年代合法取得了海外王老吉商标的所有权。该公司声称已在全球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了王老吉商标,并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与此同时,王老吉在9月30日的公告中明确指出,王老吉商标的所有人为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显示,广药集团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王老吉”、“WALOVI”系列商标的注册。
王老吉方面指责加多宝集团通过海外离岸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在全球多地恶意注册商标,干扰了公司正常拓展海外业务。
针对这场争端,王老吉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对方所称的‘维权胜利’,实际上仅指在加拿大等个别国家保住了‘王老吉’商标。后续,我们会如公告所说有相关准备,但目前暂无更新进展,也无起诉动作。至于境外案件,一直有在进行中的。”
这已是双方长达十余年商标之争的“出海续集”,而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使得这场战役对双方都至关重要。
历史恩怨
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商标之争并非新鲜事,双方已围绕王老吉商标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诉讼大战。
此前,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围绕王老吉商标展开过旷日持久的诉讼大战,最终广药集团成为王老吉商标的所有人,但双方共享红罐包装。
2023年7月10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商标权纠纷案的一审判决结果认定六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判决六家加多宝公司赔偿3.17亿元。
对此判决结果,加多宝表示将提起上诉,而王老吉方面则明确表示商标属于广药集团。
商标纠纷的背后是双方巨大的商业利益。2025年上半年,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净利润约13亿元,同比增长15.8%。
但从2022年到2024年,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收入分别为93.5亿、100.1亿元和87.6亿元,波动明显。
随着国内饮料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已成为王老吉和加多宝共同的目标。
根据沙利文数据,相比碳酸饮料市场的降温趋势,全球植物饮料行业正呈现爆发式增长,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近10%。
其中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成为增长新极,2023年东南亚植物饮料增速达25%。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王老吉(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版)海外市场规模增长6.5倍,海外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25%。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副总经理叶继曾此前透露:“目前我们在美国市场的销量最好,其次是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地区。”
近年来,王老吉通过密集的海外供应链布局,不断加速出海步伐。
2025年上半年,王老吉先后与宝钢包装、百达国际、马来西亚P.C.I.专业罐装公司、尼泊尔乔巴里商贸等合作伙伴签约,以“供应链协同+本土化生产+深度分销”模式辐射越来越多的海外国家。
王老吉甚至已经在马来西亚布局了生产线,并与宝钢包装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会在越南、柬埔寨等更多宝钢包装有工厂的地方进行本土化生产。
加多宝则主要涵盖东南亚、中国香港等市场,并计划通过香港上市筹措资金,以支持其海外扩张。
博弈困境
国内归属已有定调,但海外仍有悬念,双方都盯上了这个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因此,这次的海外商标之争大概率将复刻国内商标争夺,进而变成一场耗时耗力的拉锯战,在最终结果出来前,双方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抢占市场。
王老吉和加多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样是竞争多年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但他们非但没有闹到双输的地步,反而能让消费者把他们的互怼看成友商之间无伤大雅的游戏。
如今横亘在加多宝与王老吉之间的,不仅是利益,还有商标的历史遗留问题、对契约精神的不同理解。凉茶行业恐怕很难出现可乐行业的和平竞争局面,双方这场恶仗势必会对各自,甚至整个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国内市场,奶茶、果茶等竞争饮品层出不穷,再这么折腾下去,凉茶可能真的要凉了。
可话说回来,消费者对凉茶的要求始终是天然、健康、有效。社交媒体关于“王老吉真的降火吗”的话题已分成了两派,有人说真的管用,也有人说和其他凉茶产品没什么区别。
商标固然重要,但一个配得上商标的产品更重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们当然希望看到良性的市场竞争,这才是消费者最大的福利。
存亡胜负,谁真正关心呢?货架上空出来的凉茶位,转瞬间就会被其他的饮料填上。那些没有被公布出来的数据,那些买了别的饮料的消费者,已经给这场巨头之争一个沉痛的答案。
(责任编辑:zx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