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育 食品 亲子 财经 游戏 生活 新闻 汽车 科技 健康 酒店 房产 智能 商业 娱乐 时尚 教育 文旅

2200亿,重庆迎来一个超级IPO

2025-11-05 投中网 HaiPress

今日,A股汽车龙头“赛力斯”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年内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新能源车企。根据披露,赛力斯发行价为131.5港元,开盘后市值达2200亿港元。

回望这家市值达2200亿港元车企,最初从重庆巴县起步,兄弟三人创业资金仅8000元;创始人张兴海一路抓住市场机遇,最终将赛力斯带到中国乘用车板块市值第二阵营。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赛力斯旗下的问界系列,已连续三年获得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其中2024年问界M9以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的成绩,巩固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资本盛宴中,除了创始人兄弟外,东风汽车也是最大赢家之一。招股书显示,赛力斯上市后,东风汽车凭借18.88%的股份,狂赚415亿元,成为仅次于创始人家族的最大获利方。

50万智能豪车品牌起步“一家电器弹簧厂”

说起赛力斯的发展之旅,张兴海与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始于微末。

1986年重庆巴县,23岁的张兴海带着兄弟俩凑齐8000元,创办了凤凰电器弹簧厂,这是赛力斯集团最初的雏形。这家弹簧厂从事于汽車座椅彈簧等的生產,成为长安、东风等主流车企供应商,为张氏兄弟带来了第一桶金。

第二次机遇,来自于张兴海带领赛力斯从零部件切入整车制造赛道。当时,张兴海观察到单一零部件业务难以支撑长期发展,转型整车制造成为必然。于是,1996年,张兴海成立渝安集团,切入汽车零部件制造,生产摩托车及汽车减震器赛道。

转折点发生在2003年。张兴海搭上东风集团更换合资伙伴的机会,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这家合资公司最大的意义在于,张兴海凭借与东风汽车合作,获得了整车生产资质,之后又通过“微型车”迅速在市场崛起,成为行业前三甲。

与此同时,渝安集团也被东风汽车看中,于2007年入股,东风汽车、东风实业合计持股比例达50%。2016年,在整车制造市场小有成绩的东风渝安,正式更名为重庆小康工业,并迎来高光时刻,实现了在A股主板的上市,成为重庆汽车行业又一家整车上市公司。

彼时,小康股份(601127)发行价5.81元/股,总市值为51.709亿元,而这就是当前2700亿市值龙头赛力斯的前身。

在小康股份上市后,张兴海又开始思索,将目光放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之后几年,张兴海远赴硅谷布局新能源研发中心,斥资数十亿元在重庆两江新区打造智慧工厂,还收购了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丁・埃伯哈德的电池公司InEVit,押宝研发增程技术。

不过,由于业绩亏损,小康股份市值长期处于低位。直到2021年,小康汽车与华为合作,才开启了其逆袭之路。

数据显示,与华为合作后,小康股份股价一路飙升,从最初的7.71元涨至2021年6月的最高75元,在A股市场上演了“10倍大牛股”行情。更令人惊叹的是,2021年7月小康汽车市值最高达到850多亿元,超越一众老牌车企,坐上A股整车上市公司排名第6的位置。

尽管当时小康汽车仍因业绩原因,遭受市场质疑,但张兴海最终用数据说话:2022年更名赛力斯后,在问界发布下,公司营收从2023年的358亿元增至2024年的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2024年净利润成功转正,达59亿元,同比增长342.72%;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增至21.93亿元,同比增长56.09%。

在这一过程中,张兴海率领的赛力斯牢牢占据高端市场位置,实现从乡野“微型车”制造商到50万智能豪车品牌的转型。更重要的是,赛力斯这一向上突破的路径,与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普遍降价、“内卷化”的竞争态势形成鲜明反差。

招股书显示,自问界推出以来,旗下车型销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问界M5已创下上市当年新品牌单车交付量破万的最快纪录;问界M7成为中国市场30万元级最畅销自主品牌车型,2024年交付量约20万辆;问界M9问鼎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2024年交付量逾15万辆,成为50万级别智能豪车品牌中的一方霸主。

一笔战略投资东风汽车狂赚415亿

随着赛力斯登陆港股市场,不仅让张兴海这位62岁的创始人迎来人生中的第二个IPO,一路陪伴赛力斯的东风汽车集团也成为这场资本盛宴中的赢家。

招股书显示,IPO后,东风汽车集团以18.88%的持股,位列第二大股东;张兴海及其控制的实体合计持有26.92%,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重庆国资委及地方国资基金合计持股约4.06%。

以赛力斯2200亿港元市值计算,东风汽车集团18.88%的持股,对应市值415亿元,远超最初投资金额。

令人深思的是,这笔415亿元的投资回报并非来自于财务投资,而是一次关于产业协同的出手。追溯起来,东风汽车与赛力斯的合作,已有20年之久。最早在2003年,两者便合资成立了东风小康汽车。彼时,东风汽车尽管未直接投入现金,但却用“品牌”和“汽车生产资质”等资源入股。在那个年代,汽车生产资质对一家民营汽车制造商而言,尤为重要,价值含量极高。

2020年,小康集团启动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时,又以11.76元/股、38.5亿元的作价,向东风汽车集团定增约3.27亿股,收购其持有的东风小康50%股权。

在这场重组中,尽管表面上看,东风汽车集团是“退出”了合资公司,获得33亿元现金回报。但实际上,通过换股,东风汽车集团与小康股份实现了母公司层面的更高层级混改,前者成为小康股份的战略投资者,占股25.83%,位居第二大股东。

双方的合作也不仅停留在资金层面,还包括技术、供应链等资源的协同。例如,东风汽车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供应链体系和制造经验,为赛力斯新能源转型提供了支持;赛力斯借助东风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加速市场拓展;双方更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也开展了技术合作,共同推动产品升级。

截至目前,这笔战略投资,实现超额回报。2025年半年报显示,东风汽车集团(00489.HK)营收597.98亿元,同比增长6.71%,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跌91.96%这意味着。这笔股权价值已接近东风汽车集团半年营收规模。

基石轮认购21.76亿 重庆刷新本土单笔产投纪录

作为重庆本土发展起来的新能源车企,赛力斯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重庆国资的支持。

尤其是在基石投资人的认购中,重庆产业母基金作为最大基石投资者,不仅认购了21.76亿港元,刷新重庆本土产业基金对单家企业的投资纪录,还助力赛力斯募资超130亿港元,用于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及全球化布局。

2025年上半年,重庆国资更是通过两江产业基金、重庆产业母基金等平台,出资7.35亿元参与赛力斯收购龙盛新能源“超级工厂”项目中,帮助赛力斯获得关键生产资产,增强自主生产能力。

此外,在政策与资源支持上,重庆将赛力斯纳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规划,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本地零部件企业进入赛力斯供应链,有效的保障了赛力斯的供应链安全与高效。

作为地方政府,重庆国资也通过赛力斯,带动了100余家本地企业产值增长,形成“整车+核心部件+智能系统”产业闭环。

在战略协同与长期赋能上,重庆通过产业母基金、两江投资集团等国资平台成为赛力斯重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同时,又为赛力斯提供了稳定资金与战略资源。

以赛力斯建设两江智能工厂为例,重庆以“标准地”模式保障用地,协调电力、交通等部门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使工厂仅用18个月投产,缩短行业平均周期近一半,助力这家民营企业从“传统车企”转型为“智能电动车龙头”。

种种支持证明,一条正确的“以投促产、以链强群”、赋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路,正在被走通。这条路不仅成就了张兴海和他身后的赛力斯,使其逐步成为智能豪华车领军者,还让重庆这座山城加速向“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迈进,培育出一座城市的未来。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